关于吴彦祖
Dec 22, 2024: 您在哪我都可以来找您玩。
问她的时候,我还心存侥幸,以为她会有可能给自己的代词是皆非,结果没有意外,吴彦祖还是吴彦祖。
和吴彦祖是本科同专业的同学,在和她熟起来之前我就知道她,毕竟吴彦祖。印象里熟起来的节点,是某堂课上她坐我前面在线上玩川麻,然后戳了戳她,直接线上开黑。翻了第一条消息,是“等一手他们上号”,也是有点幽默的。除了川麻,共享的活动还有德扑、足浴和羽毛球。听上去虽然鬼混的成分真的很重,但好歹还有羽毛球混入其中(大四的期间也算是高频带我打球了),算是保留了吴彦祖自称“正经人”的颜面。
毕业后好像和吴彦祖见面的机会好少,算起来总共就三次。第一次是在重庆,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个画面,我和另一位同学从牛角沱坐轻轨跨过长江,轻轨在长江大桥上飞驰而过,她留在轻轨站,依在临江的栏杆上,身影逐渐变淡。我一直觉得这是个很有诗意的画面,原因也很有意思,我们当时劝她不要回头、不要去奔赴那个错误,她拒绝了,留在轻轨站,带着眼泪和强烈的感情去了另一个方向。后验的来看,在吴彦祖去的方向,等待她的是错误的人。(但我想用错误这个词的原因,是在于,)站在当时来看,当我们驻足时,又用什么理由来分清这哒哒的马蹄究竟是属于归人还是过客呢?
第二次是在上海,她来我读书的学校找我玩,表面上说要来见我形容得那么夸张的女生到底是谁,虽然也没见到,还因为这次的没见到又被她打趣了好多次。但我后来才发现,实际上她只是来炫耀她对象的(,虽然当时阶段的状态还不是)。难得的是,我们又在学校打了一场羽毛球,其实打完球有些莫名的伤感来着,因为想着不知道再能在一起打多少场球,像某种配额,用过一次便少了一次。相较于本科期间,下午醒来无所事事的时候,就直接发消息约上晚上打球而言,已经不知道现在再和吴彦祖打一次羽毛球得等待多少时间。有个冲动的想法,但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实现的,只是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,等到结尾再回收好了。
最近一次是在北京,十一月下旬已经错过丰富色彩的北京。去了她的学校溜达着,然后去了足浴、线上德州,当时写了小红书的帖子,“真的很好玩,关系很好的这些朋友,无论在哪个城市见面,干的都是稀疏平常的事情”。Revisiting这些记忆也很好玩,仿佛就在昨天,面对面地聊起乱七八糟的事情、互相嬉闹着。小时候真的会对一些成语理解不到,比如历历在目,疑惑什么样重要的事情才会舍不得忘记、一想起就浮现呢?但好像其实不用很重要的事情,是那个鲜活的人连同着当时的情绪跃然,就已经足够了。
我们在计划着下一次什么时候见面,凑起来有点不容易,她正在异地恋的关系里,假日里留给朋友的时间相对有限。不过好像也还行,不知道为什么,心底总默认的是,会见面的,只是时间问题而言。
Jan 4, 2025 at Shanghai.